電動閘閥的調節需要結合閥門結構、電動執行機構及控制系統進行操作,以下是調節步驟和注意事項:
---
### **一、調節前準備**
1. **斷電檢查**:確保閥門處于斷電狀態,手動轉動手輪確認閥門無卡澀或機械故障。
2. **確認參數**:查看閥門銘牌信息(如公稱壓力、介質流向)和執行器參數(如額定扭矩、行程時間)。
3. **潤滑維護**:對閥桿、密封面涂抹潤滑脂,減少摩擦阻力。
---
### **二、調節步驟**
1. **手動模式調試**
- 切換執行器至“手動”狀態,通過手輪緩慢開啟或關閉閥門,觀察閥板運動是否平穩。
- 記錄全開/全關位置,確認閥板與閥座是否完全密封(可通過介質試壓驗證)。
2. **電動執行器行程調節**
- 連接電源,進入執行器參數設置界面(通常通過按鍵或配套軟件)。
- **開度調節**:通過輸入4-20mA信號或設定百分比(如50%開度),校準閥板位置與信號匹配。
- **限位調整**:調節執行器內部的機械限位開關或電子限位參數,確保閥門在全開/全關時自動停止,避免過載。
3. **反饋信號校準**
- 使用萬用表或控制系統檢測閥位反饋信號(如4-20mA),確保實際開度與反饋信號一致。
- 若存在偏差,需通過執行器內部的電位器或軟件重新標定零點與滿量程。
4. **扭矩保護設置**
- 根據介質壓力調整執行器的過載保護值,防止閥門因卡阻導致電機燒毀(通常為額定扭矩的1.2-1.5倍)。
---
### **三、測試與記錄**
1. **空載測試**:在無介質條件下,多次啟閉閥門,觀察動作連貫性及信號穩定性。
2. **帶壓測試**:通入介質后,檢查密封性及泄漏情況,微調限位或扭矩參數。
3. **記錄參數**:保存調整后的行程、扭矩及反饋數據,便于后續維護。
---
### **注意事項**
- 調節時需逐步微調,避免操作損傷密封面。
- 高溫或腐蝕性介質閥門需冷卻或清洗后再調節。
- 定期檢查執行器齒輪箱油位及電氣接線,確保長期穩定運行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控制電動閘閥的開度、密封性和響應速度,適用于水處理、石油化工等場景的流量調節需求。